湾区房价承受压力?深圳珠海房价飙升,惠州房价腰斩,市场分化现象令人咋舌!
最新发布的房地产市场半年报告引发热议。
深圳和珠海市场异常火爆,而惠州房价则跌至历史低点,同一湾区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。
珠海的房价在半年内上涨了10%,这一变化让外地人感到震惊。
经过查阅数据,发现横琴自贸区的企业数量增长了40%,澳门单牌车的通关量也翻了一番。这显然已经不仅仅是买房的问题,而是像抢夺金砖一样激烈。
深圳的房地产市场异常火爆,其成交额增长了35%,这一显著涨幅完全得益于人才新政的推动。对于那些投身科技行业的人才,政府直接提供住房券。
相比之下,相邻的惠州市场却遭遇了困境,开发商纷纷降价销售。在大亚湾,海景房的价格降至每平方米8000元,甚至还赠送车位。中介在朋友圈中纷纷转发“比海鲜还腥”的消息,形容市场的惨淡。
排名中隐藏着更令人痛心的现实。深圳前三十名楼盘的成交总额超过了惠州半年的总和,而凯旋新世界的单价高达21万元,这在惠州可以购买三套房产。
佛山奋力冲刺两个榜单,最终均以刚需楼盘入选。明德城的销售火爆,主要得益于其附近新建的九年一贯制学校。
广州的情况则显得有些尴尬,尽管成交量上涨了15%,但平均价格却下降了10%。珠江新城的豪宅市场坚守价格不降,而郊区的楼盘普遍采取了七折优惠策略。
朋友圈中传播的关于市场“回暖”的数据实际上并不靠谱。
珠海的房价和成交量确实有所上升,但这主要得益于横琴口岸周边三公里内的八成交易。
在深圳激增的交易量中,人才房占据了40%的份额,而普通住宅的成交量并未有所变动。
惠州和中山地区的降价楼盘宣传单上宣称“首付仅需五万”,但仔细查看后发现,实际上需要捆绑购买二十年的车位贷款。
如此激烈的市场分化,哪里还谈得上湾区一体化。
就在深圳业主们在群里庆祝房价回暖之际,惠州的投资客们却在抖音上直播砸毁售楼处的沙盘。
即便佛山的刚需楼盘销售业绩出色,其单价仍不及深圳同类项目的零头。在广州,刚需购房者若选择远郊楼盘,虽然能节省百万资金,但每天往返通勤长达四小时,其疲惫程度甚至超过出差。
当前呼吁“抄底”的声音实为陷阱。
珠海横琴的备案价格早已超过八万元,而深圳的人才住房则设有长达十年的禁售期,这限制了其流动性。
惠州的一些楼盘虽然价格打折,但物业管理费却高达每平方米8元,而周边甚至没有菜市场。在大湾区,房地产市场早已不再是盲目投资的时代。上涨的楼盘让普通购房者望而却步,而下跌的楼盘一旦购买,可能成为负资产。
下半年市场更加活跃。
在深圳光明区的土地拍卖中,溢价率一度飙升到45%,珠海金湾紧急发布限价政策,而惠州开发商则直接推出“零首付”策略。
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,有人期待房价翻倍上涨,而另一些人则只希望避免项目烂尾。
对于有购房需求的消费者,建议先考察菜市场的情况再考虑购房,而对于投机炒房者,不妨提前备好降压药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