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佩斯新作预售仅达108万,昔日喜剧巨星暑期档遭遇滑铁卢?

斥着好莱坞巨制的身影,71岁的陈佩斯携话剧改编电影《戏台》踏入暑期档,然而预售7天仅收获108万票房。

资深演员面对新兴市场,票房成绩令人唏嘘——传统喜剧的辉煌时代,难道已被沈腾等新一代喜剧演员所终结?

 

该作品的基础质量是不错的。

北京人艺剧场中,这部获得了9分评价的话剧已经上演了三百多场,如今它被改编成电影,由陈佩斯亲自编剧并执导。

黄渤和姜武的加盟,五年前无疑是强大的阵容,但在如今《神奇四侠》那样的激光特效电影面前,这部以民国戏院为背景的故事显得有些不协调。

图片[1]-陈佩斯新作预售仅达108万,昔日喜剧巨星暑期档遭遇滑铁卢?-三至资源分享网

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相关数据:在2023年暑期档,25岁以下的观众在购票主力中占据了63%的比重。这些在开心麻花喜剧中成长的年轻观众,在浏览手机购票页面时,甚至没有在陈佩斯布满皱纹的海报上停留片刻。

黄渤的票房号召力已不再是《泰囧》时期的顶峰。

去年,他主演的《封神》凭借工业化制作支撑场面,而今年春节档主演的《红毯先生》则悄然失利。

 

沈腾凭借《飞驰人生2》取得了34亿的票房佳绩,近十年来累积票房高达369亿,这无疑将“喜剧之王”的称号牢牢地贴在了他身上。然而,观众对于那种简单粗暴的搞笑方式已经感到厌倦,这一点从今年五一档期上映的《末路狂花钱》虽然评分只有5.1,却依然收获了4亿票房的现象中便可看出——市场所追求的并非艺术深度,而是能够立刻引发笑声的喜剧元素。

而在民国题材方面,问题更为严重。去年同期上映的《无名》虽然拥有梁朝伟和王一博这样的顶级阵容,票房也仅勉强超过9亿;程耳导演的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虽然在豆瓣上获得了7.7分的高评价,但当年的票房却只有1.2亿。

 

在影院中,00后观众追求的是一种沉浸式的感官体验,然而灰暗的戏台布景和错综复杂的军阀斗争,却自然地给观众戴上了一层劝退的滤镜。

在路演现场,陈佩斯多次强调“剧场无法容纳所有观众,因此我们拍摄电影”的初衷,但北京首映礼上空荡荡的座位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
最终,我们能否逆转局面,依赖于话剧粉丝的支持吗?

 

不要忘记,那两张价值两百元的话剧票和四十元的电影票背后,隐藏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。

在猫眼购票平台上,只有3.3万人点击“想看”,而与此同时,《超人》的预售量却突破了千万大关。这时候,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的理念,似乎变成了老艺术家们的一种悲壮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11 分享